深耕行业 20 年,获 100 多件发明专利,听听这位专家的华为故事
我和无线标准的那些事
专访华为 3GPP 标准首席专家 David Mazzarese
文/ Victor
编者按:David Mazzarese 博士是华为 3GPP 无线标准首席专家,从事无线通信标准工作近 20 年,对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4G 和 5G 国际标准的制定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得 100 多件发明专利,并于 2019 年成功当选 3GPP RAN1(无线接入网第一工作组)副主席,在业界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他曾担任 3GPP 多个项目的报告人,带领团队在无线通信领域深耕探索,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下是我们对他的专访。
问:您加入华为已经 13 年了,还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情景吗?
答:我来华为无线标准部上班的第一天,恰逢 2010 年愚人节。也许是老天在跟我开玩笑——那天,北京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车流堵在路上,一眼望不到头。我提着湿漉漉的雨伞,气喘吁吁地赶到办公室,发现原来我是这里唯一的 “老外”。
问:真有趣,您当时会讲中文吗?
答:不会。但是,主管告诉我直接讲英语就可以了,顺便帮中国同事们练练口语。中国同事们学习英语都很努力,希望尽快适应在国际标准会议上担任标准代表的语言环境。部门每年都组织英语辩论赛,请资深外籍员工担任辩论赛的评委,鼓励中方同事展示他们的英语辩论技巧。直到今天,我依然常常给他们担任评委。
问:您当时在部门的角色是什么?
答:标准代表。就是代表华为参加国际标准组织会议,通过提交技术提案、参与行业讨论、发表技术和产业观点,并与领域内各企业的专家深入研讨,形成行业内一致的通信协议和规范。
问:刚加入公司,您能适应新环境吗?
答:我出生在法国,在加拿大留学,又在亚洲某公司做过 5 年的标准工程师。我在三大洲不同文化环境沉浸了多年,很快就融入了团队,同事们对我也很热情。
当时,我们办公区没有咖啡厅,我就把自己的咖啡机带到办公室。每天早上,我都会煮好热腾腾的咖啡,招呼同事们过来一起分享。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大家喝喝咖啡,沟通交流,相互激发一下灵感。在浓郁的咖啡芬芳中,一天的华为生活就开始了。
初来乍到:快速构建业界影响力
问:还记得您入职后的第一个任务吗?
答:入职后的第 10 天,我就迎来了第一个重要任务 — 代表华为参加 3GPP 标准大会。3GPP 是全球无线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从 2G 到 5G 的很多标准,并获得规模商用,华为也是该组织成员。3GPP 的标准化工作是按照 Release(版本)来开展的,每个 Release 要规划一系列技术特性,由各组织成员的标准代表们提交提案,在大会上沟通、辩论和表决,经批准后才可纳入标准。各成员公司都努力推动自己的提案能够更多、更快地纳入行业标准,以使企业在后续产品研发、市场商用和专利储备等方面占得先机。
问:这次大会在哪里举行?您主要负责什么重要提案?
答:这次是在北京举行的 3GPP RAN1 会议,RAN1 负责制定接入网物理层协议。我开始觉得很幸运,因为在家门口开会,不用出国了。但是,任务是艰巨的,我必须完成华为 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模式和序列提案,并推动它纳入 3GPP 标准。
CSI-RS 是保障移动宽带业务提供高速下行速率的关键技术,各参会公司都重兵投入。大家利用会场讨论和会后小组讨论之间的空隙,抓紧时间审核和起草文件,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在一个会议周(Meeting Week)内完成。我是首次参加 3GPP 会议,其实压力很大。
问:压力有多大?能否分享一个故事?
答:记得有一天,我组织各家公司讨论 CSI-RS 模式和序列提案的设计。由于这是个全新课题,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有各自的设计,以及对应的专利储备,因此标准方案的争夺异常激烈。经过五个多小时的紧张讨论,与会各方终于达成了互相妥协的方案。这是个不错的结果,经次日上午的正式会议审议后,即可通过。
我长长舒了口气,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会场,看了下表,已是凌晨三点。会议长时间的紧张节奏,使我一直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回到酒店,我倒头就睡,争取在几小时后的正式会议开始前恢复体力。刚合上眼,我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吵醒——某家友商的代表对刚达成的方案又有异议了。我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好不容易谈妥了,怎么又变了?
我睡不着了,索性去卫生间洗了把脸,慢慢平静下来。我需要尽快了解这家友商的关键诉求,并予以解决。我深深吸了口气,打开电脑坐下来,认真思考接下来的对策。
一大早,我赶到会场,主动找到这家友商代表。他冲我尴尬地耸耸肩,摊开双手,表达自己的无奈,因为他对方案又有一些新的顾虑。我点点头,坦诚地对他说:“我能理解。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公司,但同属 3GPP 成员,都是为了全球无线通信行业的发展。”他点头赞同。我接着说:“标准制订和沟通中出现分歧很正常,如果大家都站在行业的视角,早一天推动标准落地,就能早一天使新技术得到应用,对整个行业是有益的……” 随后,我开始耐心地与他磋商。在弄清楚他们的顾虑和诉求后,我很快给出了相应的修订方案。随后,我立即组织新一轮会议,重新提出修订提案,消除相关成员的顾虑,推动参会各方再次达成共识。最终,华为提案顺利通过,纳入 3GPP 标准的 Release 10 版本。
问:非常精彩的故事!那您从中总结了哪些经验?
答:我意识到,在遇到僵局时,不能硬拼,要像外交官那样拥有大局观,站在整个行业的视角,审时度势,迅速根据各方诉求调整方案。标准代表需要保障标准技术的有序演进,团结牵引产业各方形成合力,共同驱动产业技术愿景,引领产业新方向,做大产业空间,这也是华为一贯秉承的标准工作准则。
这种多赢的思路和大局观,使得我开始逐步获得各方代表的信任,我很高兴看到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我第一次参加 3GPP RAN1 会议大约三年后,行业人士们纷纷热议,谁将在 2013 年 8 月被选举为下一任 RAN1 主席。我惊喜地发现,一些公司代表主动找我,询问我是否考虑成为候选人,他们都支持我担任这个颇具权威但也充满挑战的主席职位。能得到业界同行们的肯定,我感到很受鼓舞。
委以重任:推动重点特性整体落地
问:随着您的不断成长,部门又安排了哪些重要任务?
答:不久之后,部门安排我承担华为在 RAN TSG 的标准代表工作。RAN TSG 是 RAN 技术规范组(简称 RAN 全会),是 RAN1 工作小组的上层组织节点,主要管理各小组的工作,通过批准新的工作项目和可行性研究项目来定义每个版本的内容。
我面临的第一个主要任务是推动华为当时规划的技术方向尽快纳入到 3GPP Release 13 新版本范围内。3GPP 每个版本开始之初,各成员公司会一起定义该版本包括的主要新特性,这将决定该版本后续商用后对产业和各公司的价值。因此各公司对每个版本的内容规划都非常重视,在 3GPP 大会上的讨论也异常激烈。
问:在激烈的讨论中,您有没有被挑战或反对过?如何应对?
答:很多参会公司的首席代表都是 RAN 全会的资深常客。他们对于如何定义下一个版本的功能,引领整个无线通信生态系统向未来蜂窝网络的商用功能和全新部署方案演进,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他们主导讨论并形成初始结论时,想一下子说服他们采纳我们的建议,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必须循序渐进,多点突破,让每家公司都清楚我们提交新提案的动机和技术组成。
我们逐一与每家公司讨论,客观、清晰地阐述我们的技术方向和内容,详细解答问题。最终来自全球的近三十家公司在 3GPP 会议上明确支持华为 SC-PTM(单蜂窝点到多点)特性进入 Release 13 版本。SC-PTM 这项技术后来也成为 5G NR(新空口)组播广播的基础,5G 广播运营商正在规划该特性的商用部署。
科技外交:展现业界顶级影响力
问:您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了,那从行业视角看,您还担任过哪些重要角色?
答:在开发 Release 13 过程中,我还担任过联合报告人,主要负责 LTE LAA(授权辅助接入)课题,这也是 3GPP 标准组织首次涉足非授权频谱,使得运营商可以通过联合使用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资源,获得比单纯使用非授权频谱的 Wi-Fi 技术更好的性能。由于 Wi-Fi 是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阵营的技术,与 3GPP 主推的 LTE 技术相互对立。可想而知,Wi-Fi 阵营的成员们都对 LAA 课题心存抵触。于是,我在立场对立的两大阵营间担当中间人,推动“科技外交”。
问:那您是怎么在两大阵营间推动“科技外交”的呢?
答:2014 年 8 月,在炎炎夏日的北京,3GPP 举办了一个非授权频谱研讨会,IEEE 802.11、3GPP 和监管机构应邀到场。华为是会议的主持方。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我在研讨会的开幕词中表示:我们是工程师,尽管彼此商业利益不同,但共存是可能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它变成现实。得益于我在 IEEE 802 和 3GPP 标准组织的经验,我耐心地向 IEEE 方面解释 3GPP 有关流程,告诉他们 3GPP 制定规范和处理技术讨论的流程是开放的。随后,我提出一个折中的 LTE LAA 技术提案,使 3GPP 技术和 Wi-Fi 技术都能平等地接入和使用非授权频谱。同时,我也明确阐述:这是双方妥协并推进该 3GPP 课题进展的唯一途径。
终于,与会代表们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关键 RAN1 会议上通过了这一提案。在该方案通过后,华为 LAA 提案迈向标准化的道路已经一片光明,传统 3GPP 设备商和 Wi-Fi 公司都聚焦于完成项目的具体设计,不再停留于要不要将标准化信道接入机制这个原则性的讨论。我们在 LAA 上花费的努力是值得的,因为它构成了今天 NR-U(新空口-非授权频谱)技术的基础,这对我们 5G 技术的规模商用至关重要。
持续奋斗:从 5G 迈向 6G
问:完成 4G LTE 的几个版本后,您又投入 5G 的标准工作,又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答:除了负责 RAN 全会外,我还被公司任命为 RAN1 5G 负责人。此前,4G LTE 的标准版本主要聚焦性能的增强,而 5G 是全新一代的无线空口技术,将对整个无线通信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大幅提升通信速率、系统容量、连接密度、传输时延等性能指标,满足未来 10 年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需求。
2016 年 4 月,在釜山举行的 5G NR 第一次会议上,我代表华为宣讲了 3GPP RAN1 中关于 5G 的第一篇提案《5G 灵活空口》。釜山会议标志着 5G 的标准化进程已经强劲地拉开帷幕,Release 15 也成为 5G 的第一个 3GPP 版本。我当时奋斗在 3GPP 标准阵地的前沿,负责波形、numerology(子载波间隔)和帧结构等 5G 物理层核心课题的标准化工作,这些技术方向都成功纳入到 3GPP 5G 全球标准中。
运营商们都希望 5G 能早日商用,留给 3GPP 制定 5G 标准的时间仅为两年左右。为了按时并高质量地制定 5G 标准,华为和业界其他公司的标准代表们克服困难、争分夺秒地进行技术研讨。我清楚地记得,当时 3GPP 会议的会场房间不够,各公司的标准代表都会自带投影仪,在走廊里展开讨论工作。有时候,我们只能在天花板上找到巴掌大的一点平整墙面,方可清晰地投影。我们不能放过每一个小细节,几乎没有会间休息。有时候,某些特别的主题会议是突然临时举行的,所以代表们往往没有收到通知,很难找到地点。我在会场间不断穿梭,以确保我们在每个会场和每次讨论中都有代表在跟进。
在 2018 年 6 月举办的 3GPP RAN#80 次会议上,3GPP 正式宣布完成 5G NR 独立组网协议,业界所有公司都欢欣鼓舞,一起庆祝共同取得的成果。华为公司在 3GPP 标准上的投入位居业界前列,深度参与 5G NR 标准化的每个领域。很多友商代表都向我表达敬意,感谢华为为 3GPP 做出的卓越贡献。
问:您对未来工作有何展望?
答:激动人心的时代还在等待着我们。3GPP 将会步入 6G 时代,未来的标准工作环境还有很多挑战。我们的标准代表和专家们会持续努力,在新的标准技术领域持续耕耘,力争将更多的华为提案纳入标准,做出更大贡献。
在华为奋斗了 13 年,我仍然是部门在北京办公室中唯一的 “老外”,但我不是唯一的专家。坦率地讲,在大家眼里,我只是一位亲切的老同事,一位与大家一起历经重重挑战,并为巩固华为作为移动通信系统创新和标准化全球领导者的地位,持续奋斗的华为人。
来源 / 华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