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Comments
- Rigidoxv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Arnottpys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Clamcaseczl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Flukevmd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田園 on 裁員減薪頻傳 科技新貴爆賣屋斷頭潮
Archives
-
Tag Archives: 規劃
巴菲特:跟你的職場障礙說掰掰
你是否老覺得諸事不順,旁邊的人都面目可憎?升遷、加薪總是沒自己的份,好運卻一直落在那些看來不怎麼樣的人身上?好習慣幫助你在職場上「走 2 步,退 1 步」,壞習慣卻讓你「走 2 步,退 3 步」,針對這些「自己打敗自己」的行為,4大藥方帶你反向思考,跟職場障礙說掰掰! 「這裡每個人都有能力像我一樣,甚至比我更優秀。可是你們之中,有些人真的可以做到,有些人卻不行。對於那些做不到的人,不是世界不給你們機會,是因為你們只顧著耽溺在自己的做事方法裡。」── 投資大師巴菲特對華盛頓大學學生演講 在你顧著埋怨「時不我予」的時候,就像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對年輕學子們的提醒:其實將成功拒之門外的,經常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真正的挑戰不是來自外在環境,而是你只有一種固定的態度看待事情。 要改變自己,「習慣」是最有價值的關鍵字。對於習慣的威力,美國一位已逝企業家諾伯(Charles C. Noble)有最貼切的描述:「起初是我們養成習慣,後來則是習慣造就了我們」。 在職場上,又有哪些壞習慣應該避免? 暢銷書作家馬克.葛斯登(Mark Goulston, M.D.)在《擺脫你的工作壞習慣》(Get Out of Your Own Way at Work)中,列出上班族容易掉落而不自覺的心理陷阱,而且提出反向思考的藥方。 處方 1:有些常見的壞習慣,應該重新追溯源頭,找出原因 譬如,浪費時間是不少人共通的症狀,但有時候你以為無法在預定時間內達成目標,是因為太慢採取行動,然而葛斯登指出,沒有想清楚就做,或是把時間花在瑣碎、卻非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更浪費時間。所以有效節省時間的策略反而應該是:「深思熟慮,一次做對(Measure twice, cut once)。」 處方 2:不要把「感覺」與「事實」混為一談 工作上很多煩惱的來源,經常是你的「感覺」,而非真正的「事實」。然而很多人因為分不清「事實」與「感覺」,總是深陷負面情緒無法自拔。 有一次,葛斯登受託去調解 2 位高階主管的爭執。他分別問 … Continue reading
縱橫集 - 坐而言 起而行! 實踐 才得真理!
有次,我們召開經銷商大會,從總部、海外分公司、到通路商每個人的情緒都很高漲,因為,我們為未來 1 年業務發展擘畫出的藍圖,讓海外分公司與通路商們都大感興奮,認為以這樣的產品發展、市場銷售、通路布局來看,未來 1 年我們的業務成長將會相當可觀,這場大會就在很熱鬧的氣氛中結束了。 3 個月後,我到某個海外市場去,遇見某家曾來參加經銷商大會的通路商老闆,沒想到這位老闆一看到我就立刻變臉走人,我非常的訝異,連忙跟上腳步去跟他打招呼,正是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位老闆也不好意思再給我臉色看,只是忿忿的對我說:「你們公司 3 個月前說的那些計畫都是騙人的嗎?怎麼 3 個月來一點動靜都沒有,我們可是已經先投資了一個團隊,等著要跟你們做生意,結果呢?什麼都沒有」! 我一聽之下,大驚失色,連忙問同事為何既定的計畫還不開始執行,同事面有難色的告訴我:「那個計畫有很多問題,所以需要『開會』討論」,「開會討論?」我忍不住問同事說:「那就趕快把問題解決,開始執行計畫」,同事尷尬的說:「我們已經快討論出結果了,大概再開個幾次會就可以了」,「那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做?」同事摸摸頭心虛的回說:「關於實際執行的日期,還要再開會討論」。 經銷商大會中,讓眾人大感振奮的是產品公司傳達的資訊,但實際的價值呢?則是必須要透過執行面的落實,才能讓價值鏈上的每個環節,有所本的發揮效用,也才能真正將產品公司想傳達的價值,快速且順利的傳達到市場終端。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些人很愛吃、很懂吃,但從來不下廚,卻每次總愛在旁邊比手畫腳的教人怎麼煮菜,這時候,通常就會說這樣的人是「說得一口好菜」;有些人看球看得咬牙切齒、渾然忘我,一看到場上的球員失誤就破口大罵說:「笨,這樣也接不到,我單手就搞定了!」通常我們就會說這樣的人是「說得一嘴好球」。 在產品公司裏,一堆高級主管湊在一起開會,討論的很起勁、也很興奮,但會議結束了,一切就船過水無痕,什麼也沒留下,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什麼時候開始做、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達成,像這樣,就可說是:「說得一口好生意」! 事實上,在國際市場業務的價值鏈運作過程中,每一項價值的塑造成型,希望每一項傳遞出去的價值都有最高的效益,的確都必須經過醞釀。但多半以「開會」、「討論」為型式的「醞釀」結果,卻常常流於形式,變成一道又一道阻礙啟動價值傳遞作業的絆腳石。
職業壽命
台灣產業推動一波波優退,45 歲以上的員工,在銀行逐漸成為稀有動物「幾波優退下來,現在同事們放眼看去,40 多歲可說是『稀有動物』,50 多歲更堪稱『瀕臨絕種動物』。想到自己隨時可能被優退,晚上就睡不著覺!」一位銀行高階主管說。 不久前,彰化銀行展開第五波優退,希望員工進一步年輕化,因為彰銀員工平均年齡「高達」41 歲,其他民營銀行,如中信銀早就降到 35 歲,而同為三商銀的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平均年齡都已降到 30 多歲。 早年在銀行界,40 歲是才剛開始被委以重任,接掌分行經理等職務的年紀,如今卻為許多銀行人「工作壽命的終點」。 「優退」這兩個字,如今在報社聽得到,在政府機關聽得到,在科技大廠的生產線聽得到,在研究機構聽得到。最可怕的是,不要以為優退是衝著「中高齡」的「資深」員工而來,因為優退的年齡正在快速向下修正,4 年前優退的對象還鎖定在 50 歲以上,如今矛頭已對準 40 歲以下。 不少企業採取幾波優退後,中高齡員工所剩寥寥無幾,最新的獵殺對象轉為:工作滿 10 年的「資深」員工。如果大學畢業就開始任職,工作滿 10 年也才不過 32 歲,原本以為退休還遠得很,想不到這麼早就來臨。 工作壽命縮短到 15 年現在,你只要年滿 35 歲,就要有進入優退「紅色警戒區」的心理準備。以五年級世代(34 ~ 44 歲)來說,正好完全籠罩在優退的暴風半徑下。 有人開玩笑說,五年級(50)世代當年用學運逼退「國會老賊」,想不到自己這麼 快也變成「職場老賊」。 主計處調查也顯示,國人的退休年齡,正在快速提前,民國 86 年有六成的工作者,可做到年滿 60 歲退休,91 … Continue reading
倫敦旅遊功課
要到英國倫敦玩,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課。
Posted in Life, Travel
Tagged 3G, backpacker, British Monarchy, Burberry, Cambridge, 留學, England, Europe, 過夜, 背包客, 自助旅行, 英國, 英格蘭, 華人, 行程, 規劃, 觀光, Google Maps, Hello UK, King's Cross, Liverpool Street, London, London Tube Journey Planner, LUPTON, National Rail, O2, Taiwan, tour, Transport for London, Travel, Travelcard, trip, TubeJP, Tufnell Park, UK, United Kingdom, Vodafone, 倫敦, 出國, 功課, 台灣, 地鐵, 手機, 指南, 攻略, 旅遊, 旅行, 旅館, 日不落, 查詢, 歐洲, 民宿, 三頻, 住宿
5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