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Comments
- Independentkiu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Rigidoxv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Arnottpys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Clamcaseczl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Flukevmd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Archives
-
Tag Archives: 股票
年薪百萬的不安告白
五十歲的唐以平認為,生命的每一天都是等值的,所以不論何時都要善待自己。但他忽略了一點,生命中每一天的生產力並非等值,年輕時就該為未來生產力缺口做準備,替自己挖好一口源源不絕的井。 從前有兩座山,山間有條河,山頭各有一座廟,廟中各有一和尚。每天東山與西山和尚都要到河邊挑水喝。五年時間過去,有一天,西山和尚發現東山和尚沒來挑水,心中感到困惑,猜想可能是太忙了;過了一個月都沒看到東山和尚,他以為病了,才決定上山一探究竟。 上山後發現,東山和尚好端端地在泡茶、打太極拳,一問之下,才知道過去五年,東山和尚不論再忙,都會擠出一點時間,為自己打一口井。 這個故事對剛過五十歲生日的唐以平(化名)來說,意味深長。 唐以平現為出版業高階主管,擁有百萬元年薪,在台北市天母附近有一棟價值千萬元的房子,標準的中產階級,看似生活無虞。但此刻,他內心卻對未來十年感到徬徨恐懼,這種焦躁不安的狀態,已持續了一年。 「之前,我太太在金融機構財務部門服務,薪水比我高,從家庭收入結構來看,我大概占四成、太太占六成。但去年,因為某些工作及個人因素,她突然辭職,決定回歸家庭。表面上我尊重她,但內心卻隱隱然感到惶恐;尤其自己年屆五十,對退休的財務壓力有些急迫感,現在家裡經濟支柱少掉一大半,才讓我有些覺悟。原來過去自恃賺錢不難,只懂享樂,現已嘗到苦果。」唐以平語重心長地說。 挫敗一:衝動購屋 二十四小時就成交 脫手不賺反賠掉三成 年輕時,唐以平與太太打算當個頂客族(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由於兩人都有很強的賺錢能力,年收入加起來超過三百萬元,在沒有生育小孩計畫下,花錢也沒有顧忌。「二十萬元的沙發看喜歡就買,十多年前一台咖啡機要四萬元,也買;還有上萬元的設計款燈飾、雕刻,只要看對眼就帶回家。」 這樣享樂至上的消費觀,在投資置產方面也顯得隨興。「二十六歲,我在朋友介紹下投入股市,第一份工作勉強存下的四十萬元,因為隨意聽信明牌,胡亂跟進而幾乎賠光。三十一歲,我第一次購屋,地點在北市南港,只因為看中離岳母家近,二十四小時內就倉卒成交。住了三、四年,覺得格局實在太差,賠錢賣出,含裝潢在內損失了八十萬元。」他說。 抱著「錢再賺就有」、「人生要那麼多錢幹麼」的心態,唐以平花錢只在意當下感覺好不好,過去的投資、買屋虧損經驗,對他而言是過眼雲煙,從未認真思考錯誤是如何發生,及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第二次購屋,是買在新北市新店郊區。那時去參觀朋友的房子,有很漂亮的景觀,認為人生就當如此。買下這棟房子後,砸了二百萬元裝潢,把家裡弄得很有品味。」唐以平嘆息,這次住了七年,轉手換屋時,含裝潢費用又賠了三成左右。 享樂至上的最高境界,就是當投資部位已全部輸光,還能開心地出國旅遊、大肆血拼。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唐以平買的股票慘跌,「因為我那時對投資仍一知半解,只追逐市場上熱門標的,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操作系統。」 挫敗二:投資失利 初入股市狂追明牌慘賠 抵押房子還融資 他自嘲,記得當時融資已經被追繳了兩次,後面實在付不出錢來,只好把新店的房子拿去抵押貸款。清償債務後還剩下三十萬元,就與朋友相約去紐約、波士頓旅行。 他哭笑不得地說,「那時候租了一輛車,後面載了滿滿的血拼戰利品,四個人共買了二十雙鞋,我則在紐約現代博物館買了一個新台幣五千元的垃圾桶。」仗著優於一般人的賺錢能力,唐以平始終認為錢存在的意義,就是用來取悅自己。 可是,「人生不是單純地在軌道上前進。」原本不打算生小孩的唐以平,十二年前因父親一場病,讓他突然領略生命傳承的可貴,認為有小孩也很好。就在心情轉化後不久,家中順利添了一名新成員。隨著兒子的出生,開銷也日益增加。 「小孩出生後,家庭經濟還過得去,對小孩的花費也不手軟。」不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在交通、居住品質等因素考量下,決定搬去天母。「有了前兩次經驗,我們也累積了一些購屋直覺,像是棟距要拉開、要鄰近公園等。兩天之內就以總價一一七五萬元成交。」唐以平回憶,當時戶頭還有五百萬元,繳了頭期款及裝潢後,存款歸零。 儘管這棟房子目前已增值一倍,被唐以平視為「人生目前為止最成功的一次投資。」但為了付房貸,現在生活也有些提心弔膽。他坦言,過去與太太也有「一年存一百萬元」的計畫,卻沒有確實執行;甚至以兩人年收入超過三百萬元來看,儲蓄金額應該要更高。去年,太太毅然決然離開職場,家庭經濟重擔全落在他身上,才開始感嘆以前為何不多存點錢。 挫敗三:入不敷出 年輕時沒多存點錢 退休生活堪慮 攤開唐以平的家庭帳本,一年多前太太還有工作,現在家庭每月收入銳減超過一半,房貸、保險、小孩教育費用、日常生活開銷等,一個月支出超過十萬元,現金流呈現負數,透支部分全仰賴老本。夫妻兩人過去的存款,初估會在四年內用盡。 現在,唐以平擔心老本用光後,自己的退休生活怎麼辦? 「我知道,為避免情況持續惡化,不是增加收入就是減少支出。所以我現在開始認真學習投資,不像年輕時那樣隨心所欲;但消費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改變,像兒子開口要吃王品,我真的狠不下心來拒絕。」 唐以平以一口井故事,表達他五十歲前的理財覺悟。「人很難看得遠,清楚描繪未來二十年生活的景象;缺乏動機,就不容易做好財務規畫。」唐以平緩緩道出,四十歲前,自己每個帳戶都花不完,從沒想過小孩、退休及工作變化。「人生若能重來,我會選擇早點學會投資理財;現在的我,知道必須更有紀律地學習投資、練好功夫,並向股市贏家請益成功心法。」 唐以平所做的一切,近期也開始看到成果,股票操作愈來愈得心應手。年過半百,他終於動手去挖那口井了。 撰文/歐陽善玲 今周刊 第 819 期
聯發科 晨星 難兄難弟
IC 設計雙龍頭昨(7)日股價雙雙垂淚。聯發科(2454)去年 12 月合併營收出爐,表現低於市場預期,單月合併營收僅 79.43 億元,第 4 季合併營收 226.79 億元,僅達成法說預期低標,股價重挫逾 5%。KY晨星(3697)籌碼凌亂,昨日股價跌停,創下上市以來新低。 聯發科表示,時序逐漸步入中國手機客戶傳統鋪貨旺季,去年 12 月業績較 11 月回升 7.9%,但因產品降價影響,第 4 季單季合併營收 226.79 億元,季減 19.4%,低空掠過法說預期的 225 ~ 240 億元目標。 聯發科去年 6 月以來,單月合併營收均比前年同月呈現衰退,2010 年度合併營收 1,134.62 億元,較 2009 年下滑 1.56%,為近 10 年來罕見年營收呈現衰退窘境。昨日股價大跌超過 5%,400 元關卡失守。 展望今年,聯發科認為,1 … Continue reading
晨星 確定回台上市
未上市最高價 IC 設計股晨星半導體決定返台第一上市。晨星董事長梁公偉表示,經過多方考量後,決定「落葉歸根」以「第一上市」回台掛牌。他強調,由於今年全球電視市場呈現強勁的復甦,晨星不僅在監視器領域持續領先,且電視市占率進一步擴大,再加上手機正「蓄勢待發」,今年業績將會大幅度走揚。 法人預估,今年在不包括手機的貢獻下,晨星全年度營收將可輕鬆超過 200 億元,梁公偉也在股東會後證實,晨星目前單月營業額已超過 20 億元,且持續創新高當中。 梁公偉表示,評比過國內外股票市場的「本益比」以及相關花費後,董事會最後決定在開曼註冊的晨星將「落葉歸根」以「第一上市」回台掛牌。據了解,晨星「回台上市案」目前已積極進行中,除了已向交易所送件申請外,上市承銷券商也確定為群益證券,預計最慢明年第三季就可以順利在台掛牌。 此外,晨星的股東陣容也增強不少,晨星除了在今年 4、5 月期間以每股 200 元,釋股給兩大法人機構高盛證券及華崴創投共 3,000 張股票外,梁公偉昨日也強調,上市之前晨星將會再引進新股東。 晨星目前是全球最大監視器及類比電視控制 IC 廠,梁公偉表示,去年遇到金融海嘯,晨星在營運上也遇到挫折,雖然營收較上一年度成長 20%,但因營業費用增加,獲利絕對值比上一年度下滑 16%,這是晨星成立 8 年來第一次發生獲利下滑的情況。 不過梁公偉強調,從今年初開始,市場出現明顯復甦的跡象,尤其在電視市場,目前看來仍然延續先前 V 型反轉的看法,整個產業不僅會走出谷底,且將會維持健康的成長。 梁公偉說,今年全球電視市場將呈現強勁復甦,加上在電視控制 IC 的市占率進一步擴大,且監視器 IC 全球市占率維持領先,手機這一塊已經準備很久了,由於手機晶片的市場夠大,有機會存在多個晶片供應商,晨星手機晶片目前正「蓄勢待發」,今年公司營運將會有大幅度的回升。 此外,晨星昨日召開股東會,除了 97 年將配發 2 元股票股利以及 0.2 元的現金股利,根據去年財報顯示,晨星去年營收約新台幣 150 億元,稅後淨利約 … Continue reading
最爆肝的公司 晨星超會賺!
與鴻海齊名,被稱為「科技業最爆肝的公司」晨星半導體,對一般投資人來說非常陌生,因為這家公司沒上櫃也沒上市,卻超會賺,這兩年 EPS 都有 20 元左右,有「小聯發科」之稱,它的董事長梁公偉最近一反常態,不停安排平面媒體專訪,還喊出第四季面板和電視產業將會 V 型反轉。 戴著金邊眼鏡,頭髮有一點花白、長相斯文,拿到麥克風就喜歡高唱一曲 ── 他是晨星半導體董事長梁公偉,知名度不高,但公司卻超賺錢,媲美聯發科。50 多歲的梁公偉台大化工系畢業後去美國史丹佛留學,之後從華邦電到世大積體電路,後來被台積電合併,但沒待多久,他就自己創了晨星半導體,在業界被稱為最神秘的科技公司。 因為梁公偉作風低調,2002 年創立晨星時,資本額只有 1 億元,但幾年內每股稅後純益就創下 70 元的紀錄,去年營收破百億,EPS 也有 20 元左右,但晨星既沒興櫃也沒上市。 但是在 LCD 監視器晶片和類比電視晶片,已經是全球龍頭數位電視晶片則排第二,被稱為「小聯發科」,這麼會賺,當然壓力大、工作時間長,也難怪業界開玩笑晨星的意思,就是下班時間都會看到清晨的星星,有科技業最爆肝的公司。 現在這個超低調董事長首度出關,頻頻安排平面媒體專訪,大喊第四季面板、電視產業將會 V 型反轉,更強調會不排除用購併方式補齊產品線,動作頻頻,恐怕會讓對手聯發科捏把冷汗。 東森新聞
無法逃離市場 只好加入市場 正視投資 不漠視投機
很多人認為,「股市是投機市場」,基本上有市場就有投機行為。純為消費而進行的交易,或許投機色彩不彰顯,如同我們買 1 斤豬肉,我們除了吃掉它,應該不會再轉售給另一個人;但是要投機也行,就是豬肉價格漲得離譜時拒吃,等到便宜時再補,但這似乎不符合健康與食的文化。 肉販可不一定如此。同部位同重量的豬肉,1 小時前與 1 小時後的賣價,可能會因今天是否要早點收攤回家,或因為買方是年輕貌美的小姐,而用不同價格賣給不同的消費者。愈是上游的豬肉大盤商,投機的動機直覺上愈難看得到。每 1 斤的肉差個幾角錢,就差到幾萬、幾十萬的獲利,因為交易量可能是幾百噸豬肉。 水果與稻米價格也是如此。我們常看到電視新聞報導,以香蕉為例,產地價 1 斤不到 1 元,為何到了消費市場,1 斤要賣 10 多元?不瞭解香蕉產銷結構,我們認定中間商在剝削。有沒有剝銷農民?有沒有剝削消費者?雖然我們都期待農委會給個公道,但我們似乎永遠都得不到答案。因為這裡面沒有公開透明的市場機制,而且我們有大賣場更低的價格可以選擇。無論如何,從最初的產地,到最終的消費,價格會差到好幾倍,一定有什麼事不對。但是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我們不瞭解香蕉市場整個結構與供需,而且每次買賣金額有限,就算被坑,也不痛不癢,無需花太多時間關心,而我們的行為與消費金額較小,也會使我們對水果通路施加較小,或是毫無壓力,可能的剝銷行為才得以繼續存在。 市場不同質但很類似 工業產品,因為是量產,尤其是標準化產品,交易與價格就比較透明。電子業從業人員可能知道,愈是標準化,愈是產能大的產品,毛利能達到 10% 就可偷笑,但必須以月產百萬台為基準,否則無法存活。DRAM 是代表性的商品,不但標準化程度高,又有交易市場報價,祗要供給大於需求,就算製造商想私下抬高報價,可能都很困難。但如果供給明顯不足,像 2006 ~ 2007 年的太陽能晶片,電池組製造商被迫向矽晶片製造廠簽下不平等的長期供貨合約。 至於股票市場,2009 年 3 ~ 6 月間指數急行軍,3 個月內漲近 2,500 點,很多人稍為遲疑一下,就買不下手,眼睜睜看著股價大漲。2008 年 9 月到 10 月底,未能當機立斷賣股票,2 … Continue reading
市場!市場!市場!無所不在 想要致富 投入市場 不想破財 小心參與
「Show Me The Money」雖是一句粗俗的話,卻深得人心。沒有錢,免談;錢,不管是那一種,這在任何交易上,都不可或缺。 4、 5 年級的人,對於瑞典樂團 ABBA 的名曲「Money、Money、 Money」,相當熟悉,因為內容頗得人心,尤其符合當前處境:「我無日無夜工作,為了要付帳單,很可憐吧;即使如此,錢好像永遠不夠用,太糟了。夢中,我有個計畫,如果我是有錢人,就不必再工作,可以成天鬼混,開個舞會」 已經很有錢的人,是否還要繼續沒日沒夜地工作?或想要變得更有錢,而繼續工作?或因為喜歡工作,或因更高的理想,而繼續工作?那是有錢人才擁有的、美妙的自由與選擇。 除非想得很開,很有哲學家或宗教家的精神,否則對於不怎麼有錢,甚至捉襟見肘的人,依據 8/2 法則,我們屬於 80% 的這一群,錢,一直都像鬼一樣,糾纒著我們。想要有錢?傳統上,要靠儲蓄;接著還是要靠儲蓄累積下來的成果,進行理財、由財生財,才是擺脫糾纒之道。 理財,就必須進入某種市場。什麼是市場?廣義且簡單地說,就是拿甲物換乙物;反之亦然;錢出現以後,就變成錢換資產(物質);或是拿資產(或物質)換錢;或者以甲錢換乙錢。這就是交易,交易的地方或虛擬空間,就叫做市場。 何處有市場? 現今我們可以稱做市場或擬似市場的,到處都是。傳統菜市場,雜貨店,到大賣場,是有形市場;網拍是無形市場;企業採購與下單也是市場;股票與債券交易有市場,銀行存提款也是市場(存進提出當時,利息水準不同之前與之後,同時間各銀行的利率水準也不同),土地與房屋有市場;石油有市場,食品與大宗物資有市場,連性交易也有市場。市場無所不在,祗要透過有價資產進行所有權交換,不管交換的是東西、服務或無形資產,就有市場價格,成交價就是市場行情。 市場為何重要?沒有市場,就沒有交易;沒有交易,就沒有辦法看出資產的價值。以大陸為例,如果 100% 堅持共產制,土地是的國有的,不能交易;如果土地不能交易,祗能出租,那麼 1 年的租金是多少?或許是土地價值的 1/50,嚴格講根本不容許有租金。但如果可以交易,整個土地的價格能充分反映出來,出售者可拿到足額的錢,用以消費,或者進行下一輪轉售或開發成更具價值的房地產商品,或轉到另一個市場,進行其他交易。如果沒有市場,沒有交易,資產的價值無從顯現,成為僵化資產。僵化資產過於龐大,肯定對經濟發展不利,落後國家無法推動工業化,很大成分與此有關(見秘魯經濟學家 Hernando de Soto《資本的秘密(The Mystery of Capital)》)。 同樣地,假設我們手中有 50 張台積電股票,而台積電宣布從今天起,股票永遠停止交易,我們昨天擁有等值 275 萬元的資產,很可能就完全不值錢了(或必須打很大的折扣才能變現),損失可謂慘重。如果這就是我們全部的可動用資產,接著我們可能沒錢繳房貸,沒錢可繳孩子的學費,日子會很慘,不是嗎?看出市場的重要性嗎? 喜與憂的蹺蹺板 為何要參與市場?因為今天用 55 元買進的台積電股票,預期有一天會漲到 … Continue reading
威盛 明打入全額交割 股東心碎
「同是王雪紅,怎麼差這麼多? 」這是威盛(2388)股東及員工心裡每逢財報出爐就會出現一次的疑問。 威盛和今日股王宏達電(2498)董座都是王雪紅,但威盛卻因為今年第一季仍為虧損且每股淨值低於 5 元,並被打入全額交割,而宏達電今年第一季仍為獲利績優生,首季每股盈餘 6.54 元,每股淨值達 89.3 元,而股價亦向 5 百元價位挑戰。 威盛因中央處理器晶片組有機會搭上筆電山寨商機,題材推升股價從 1 月的 7.93 元至 4 月 24 日上漲至達 22 元,漲幅高達 177%,股東欣喜股價漲一倍的同時亦開始擔心第一季季報公佈仍為虧損讓股價上攻氣勢一下熄火。 果然一如預期,威盛第一季季報仍見虧損,每股淨損 0.18 元,雖近損平,但每股淨值 4.4 元,低於 5 元打入全額交割。季報也顯見威盛的筆電山寨商機效益仍未顯見,中央處理器的成長仍趕不上晶片組失去的市場,威盛股價 5 月開市 2 日,連 2 日跌停,完全反應季報虧損結果。 相反地,宏達電即便今年第一季新產品出貨遞延,財報表現不如公司預期,但首季獲利仍為電子優勢生,股價隨著台股近三日大漲走勢,短短 3 天股價從 419 … Continue reading
凌陽旗下恆通高科 擬引進國發基金入股
凌陽科技(2401)旗下 3G 晶片廠恆通高科公司計劃引進國發基金入股,未來將再引進策略合作的系統廠入股;凌陽集團持股將降至 2 成以下,有助於減輕業外轉投資包袱。 恆通高科是今年 4 月自凌陽科技子公司凌陽電通科技的通訊事業分割成立,目前恆通高科股本為新台幣 1.89 億元,凌陽集團持股 100%。 凌陽規劃,恆通高科將增資至 18.5 億元,除將引進國發基金入股外,還將引進合作的系統業者入股,未來凌陽集團持有恆通高科股份將低於 20%。 凌陽表示,恆通高科初期將鎖定數據卡產品市場切入,今年應有業績貢獻。 凌陽電通科技去年虧損高達 12.7 億元,是凌陽業外轉投資最沉重的包袱,而透過分割成立恆通高科,並引進外部股東,將有助於減輕凌陽業外轉投資包袱。 中央社記者 張建中 新竹 2009 年 5 月 4 日 電
Posted in Work
Tagged baseband, chipset, communications, 系統廠, data card, 股票, 開發基金, feature phone, HT mMobile, IC design house, Mobile phone, modem, shareholder, stock, Sunplus mMobile, Taiwan, Wireless, 入股, 凌陽, 凌陽電通, 台灣, 國發基金, 恆通高科, 手機晶片, 政府, 數據卡, 晶片設計
Leave a comment
海德威 角逐凌陽董事
凌陽科技(2401)本月底舉行股東常會改選董監,海德威(3268)與公司派決定合組委託書徵求團,角逐董事席次。昨(8 )日凌陽股價不畏大盤長黑,爆出 3.73 萬歷史天量,以漲停收市。 近期為上市櫃公司密集舉行股東常會的時期,股東會行情、董監改選行情似也逐漸加溫。將於今日舉行股東會的智基(6294),開盤跳空漲停一路到底,近期將舉行股東會的南仁湖(5905)、美德醫(9103)、宇加(6250)等也以漲停作收,另外,翔準(3087)、洋華(3622)、群聯(8299)等都以大漲 4 至 6% 收盤。 持股僅約 70 張 凌陽與海德威昨天股價走勢兩極,凌陽以漲停 17.65 元作收,海德威盤中一度摜殺至跌停,尾盤以 23.3 元、下跌 4.5% 收市。 根據凌陽公告資料顯示,海德威僅持有凌陽約 70 張,這次與凌陽公司派一起合組徵求團,若無意外,將進入凌陽董事會。 據了解,海德威是凌陽的代理商。 董座曾遭羈押 但市場人士表示,海德威民國 96 年 5 月初曾因涉嫌以假買賣虛增公司業績,董事長黃芳及副總經理兼發言人謝文昇曾遭到羈押,具有相當的爭議性,兩家公司未來是否會展開業務策略聯盟,已引起揣測。 法人表示,每年 4 至 6 月是舉行股東會的密集期,各公司為避免遭到小股東或媒體追問,近年來將會議日期集中在 5、6 月少數特定日子,4 月間舉行股東會的公司只有 20 多家,因而往往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股東會舉行前,若股價維持在一定水準,有助會議順利進行。 兩公司 … Continue reading
凌陽旗下凌陽電通分割,為引進策略投資人準備
凌陽(2401)旗下手機晶片公司凌陽電通擬進行分割,將通訊事業部門分割至新設公司恆通高科,而凌陽電通本身進行減資,減資比率為 14.3838%,凌陽表示,將凌陽電通一分為二,是為將來恆通高科引進策略性投資人作準備,分割基準日為 98 年 3 月 20 日。 凌陽電通專注於開發 WCDMA 的 3G 晶片,目前正在進行測試階段,緊接下來則會開始進行市場以及客戶的拓展,而初期預計於亞洲市場推廣,而由於 3G 晶片的開發初期需投入資金成本,故凌陽電通一直處於燒錢的狀態,也為凌陽的業外轉投資的負擔之一。 凌陽則表示,公司透過業務及組織的重組,朝向專業分工,以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及產業競爭力,且專注於特定市場領域,更有效提高競爭力及資源整合,提供投資人更佳的報酬率。 凌陽表示,未來凌陽電通本身剩行政、財務等部門,並進行減資,而通訊業務部門分割至恆通高科,包括分割讓予資產 2.09 億元以及負債 1971 萬元,原凌陽電通股東則分別持有凌陽電通以及恆通高科的股份,由於站在引進策略投資人的角度上,凌陽電通原先股本太大,對新進投資人若要投有一定持股比例以上有較高的資金門檻,在凌陽電通一分為二後,未來引進策略投資人直接投資恆通高科,資金門檻則大為降低。 精實新聞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Posted in Work
Tagged 3G, baseb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燒錢, 策略投資人, 股票, 行動通訊, 行動電話, 負債, 資金, HT mMobile, IC design house, Mobile phone, modem, Sunplus mMobile, Taiwan, turnkey solution, WCDMA, 凌陽, 凌陽電通, 分割, 台灣, 基頻, 恆通高科, 手機, 晶片設計, 減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