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Comments
- Rigidoxv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Arnottpys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Clamcaseczl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Flukevmd on 中國的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 -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曉畢業講詞
- 田園 on 裁員減薪頻傳 科技新貴爆賣屋斷頭潮
Archives
-
Tag Archives: 員工分紅費用化
聯發科員工現金分紅 強制信託 僅能領 4 成 6 成 1 年後分批領 留人才
近期景氣不振,不少企業陸續進行裁員,聯發科(2454)日前也決定加速淘汰 2% 績效不佳的員工,此外,隨今年股價不斷下跌,聯發科也面臨人才流失的困擾,為了留住好人才,聯發科今年開始實施員工現金分紅信託措施,亦即員工領取去年的現金分紅時,初期只能領取 4 成,其餘 6 成須強制信託,之後 1 年再分批領回,希望藉由信託制度以降低人才流失的風險。
檢調查內線 外商來挖角 竹科內憂外患
繼五月份新加坡特許半導體、英飛凌等七家科技公司來竹科挖角後,上週新竹檢調單位偵辦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涉內線交易案,檢調忙著搜索聯電等公司,而新加坡的科技廠卻二度在竹科安排面試。竹科廠商大嘆「內憂外患」,這是政府實施高科技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科技新貴已不再貴的效應。預期下波國外科技公司挖角的觸角,將再伸到中科和南科。 今年五月新加坡包括特許半導體和英飛凌等七家知名科技公司來台挖角,甚至傳出大陸中芯科技也私下展開接觸,在竹科挖角半導體人才,當時竹科業界老神在在,不過當新加坡這些科技廠,八月底再度來台二度挖角時,竹科業界也開始緊張了。 尤其上週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因涉及內線交易案,聯電再度遭檢調單位搜索,也讓竹科業界以「內憂外患」來形容處境的艱困。據了解,今年開始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有竹科工程師在網站中自嘲「科技新貴已變成碗糕」,不少科技人紛紛求去,選擇新加坡或是大陸,一家知名半導體上市公司主管私下指出,今年招募員工和往年比較起來真的是大不如前,除了外商挖角外,動輒金管會移送內線交易,不少竹科大老闆也身陷內線交易官司,對企業形象打擊相當大,「感覺不到新舊政府對高科技產業有什麼不同」,也有竹科老闆甚至想要將企業乾脆賣給私募基金,安享晚年算了。國外科技廠下波挖角對象則是選定中科和南科,竹科業界指出,政府相關單位是應該想想辦法了,因為台灣目前的經濟,除了科技業之外,還有什麼能站在世界舞台與其它國家一較長短。 彭清仁報導
計入員工分紅費用化 凌陽上半年出現虧損 3Q 營運僅持平 轉虧為盈再等等
凌陽科技 31 日召開 2Q 法說會,公司上一季因認列轉投資宏陽、凌陽電通的虧損影響,凌陽 2Q 獲利數字未如預期,僅達新台幣 689 萬元水準,單季 EPS 約 0.01 元,較首季大幅衰退逾 90%,累計公司上半年 EPS 為 0.14 元。不過,在凌陽自承此數字尚未加入員工分紅必須認列的部份後,台灣法人認為凌陽最後公佈的半年報數字,應該會出現虧損。 凌陽在法說會中並未明確給出 3Q 營運目標,台灣法人私下探訪得知,公司本季營收目標初估大概僅能較 2Q 的 17.8 億元,持平或略好一些而已,若再嚴格地計入員工分紅費用化的部份,凌陽在本季大概仍將持續虧損。凌陽已結算 2Q 營收為 17.8 億元,較 1Q 成長約 7.8%,本業淨利在美商 Silicon Image 約 1.5 億元的貢獻下,單季營業淨利較 1Q 大幅成長約 300%。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Work
Tagged controller, Digital TV, DVD, EPS, 股票, 股價, 虧損, 轉投資, Hsinchu Science Park, IC design house, multimedia, Price, stock, Sunext, Sunplus, Sunplus mMobile, Taiwan, 凌陽, 凌陽電通, 台灣, 員工分紅費用化, 多媒體, 宏陽, 家庭娛樂, 數位家庭, 旭曜, 晶片設計, 法說會
1 Comment
鴻海被挖角 400 工擬提告 跳槽先想忠誠條款
外傳鴻海集團旗下、也是全球最大手機代工廠富士康,遭大陸競爭對手一口氣挖角四百名幹部,並且複製模式,也讓鴻海集團決定控告對手侵權,這也是繼兩年前台灣的半導體大廠,在大陸一夕間被挖角一百多名幹部的歷史重演,事實上,在五月底就有不少國際和大陸的科技廠,專程來台挖角,竹科業界除了積極固樁之外,也祭出忠誠條款,希望以軟硬兼施的方式留住人才。 對高科技廠商來說,公司最重要的財產就是人才,以及人才附帶的技術;鴻海集團旗下最大手機代工廠富士康,外傳遭大陸對手一口氣挖角四百名的幹部,對手並打算複製鴻海模式,讓鴻海集團決定採取法律行動,控告對手侵權。 而早在兩年前,台灣半導體大廠台積電的大陸廠,就傳出被對手中芯科技挖角一百多名的幹部,今年五月份,看準台灣科技業採員工分紅費用化,科技廠員工不再像過去一樣,又是分紅又是配股,因此包括特許和中芯等半導體大廠,也來台招募半導體人才,讓竹科半導體業界和 DRAM 廠也緊張不已,留人才可說是軟硬兼施,甚至不惜祭出忠誠條款來防堵人才流失,當然挖角提供的福利和薪資,都比原工作單位來得好,條件也十分的誘人,不但員工待遇福利不差,就連子女都提供宿舍,子女還可在專設的學校上到高中,的確讓不少竹科人蠢蠢欲動。專攻科技廠法律的鄭姓律師指出,人才在跳槽前,最好還是先想想是否有簽下「競業禁止」條約,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忠誠條款,否則連同挖角的公司在內,都是有可能吃上侵權官司。 中廣新聞網 彭清仁報導
員工認購公司法第 267 條規定現金增資保留股份之課稅規定
《賦稅署新聞稿》員工認購公司法第 267 條規定現金增資保留股份之課稅規定 財政部除配合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 39 號「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則」於近日發布公司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保留部分股份由員工認購之費用化課稅規定釋令外,另亦針對員工認購該保留股份之課稅予以核釋,有關員工部分之課稅規定如下: 一、自 97 年 1 月 1 日起,公司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依公司法第 267 條規定保留部分股份由員工認購,員工依認股計畫認購公司新發行股票者,可處分日標的股票之時價超過認購價格之差額部分,核屬所得稅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10 類規定之其他所得,應計入可處分年度員工之所得額,由公司依同法第 89 條第 3 項規定,列單申報主管稽徵機關及填發免扣繳憑單,依法課徵員工所得稅。員工認購價格超過可處分日標的股票之時價者,其所得以 0 計算。 二、所稱「可處分日」,股票採帳簿劃撥方式配發者,為股票撥入集保帳戶之日;股票非採帳簿劃撥方式配發者,為公司或其代理機構依規定交付股票日;但配發股票前先行交付新股權利證書或股款繳納憑證者,為證書或憑證撥入集保帳戶之日或交付日;公司依公司法第 267 條第 6 項規定限制員工認購之股票於一定期間內不得轉讓者,為該一定期間屆滿之翌日,該一定期間之起算日,依經濟部 95 年 2 月 13 日經商字第 09500512990 號函規定為增資基準日,即股款收足日。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Life, Money
Tagged Accounting, 稅賦, 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則, 評價, 認購,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 39 號, 財政部, 賦稅署, Finance, Money, stock, Taiwan, 分紅, 台灣, 員工認股權, 員工認購公司法第 267 條規定現金增資保, 員工分紅費用化
Leave a comment
蔡明介:維持競爭力 管理很重要
問:你的「競爭力的探索」著作最近全新改版,距離上次出書有六年時間了,期間半導體產業有什麼樣的變化? 答:這五、六年最大的改變,就是不少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在轉型或解體,例如德儀(TI)不再投入最先進的技術,摩托羅拉把飛思卡爾分出來,飛利浦把恩智浦(NXP)分出來。 產業大方向沒有改變,但技術變得更複雜,投資金額更高,這代表產業更成熟。十幾年前,美國、台灣隨時有十幾個人出來就可以成立一家 IC 設計公司,過個幾年就上市,這樣的機會愈來愈少。
企業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新制宣導說明會 ─ 員工分紅費用化新制之介紹
投影片 ─ 員工分紅費用化新制之介紹 參考文件檔 ─ 員工分紅費用化制度之介紹 資料來源: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分紅費用化 股東歡樂國庫愁
勤業眾信會計師巫鑫昨日表示,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上路後,在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下,分攤給研發部門員工的股票,可以適用研發投資抵減 30%,公司要納的營所稅下降,而員工分到的股票又只依面額十元課稅,使得國庫變成輸家,公司小股東是最大贏家。 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國庫收到的公司營所稅與員工的個人綜所稅,都將雙雙減少。必須等促產在九十八年落日之後,國庫在營所稅與綜所稅的收入才可能會回升。 高科技業員工的薪資,大都不到其年收入的一半,每年分配的股利,才是報酬的主要來源。九十七年實施費用化之後,對公司的酬勞制度產生很大的變化,在稅的方面也有不小影響。 首先,巫鑫指出,財政部允許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可以列報薪資費用,公司盈餘減少,公司營所稅自然減少。再者,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在促產條例落日之前的九十七年和九十八年的二年之中,高科技公司的研發人員的分紅配股屬於研發支出,適用促產的研發投抵,抵減率 30%。 因為公司的營所稅下降,稅後的可分配盈餘增加,則小股東可獲配的股息或股利會增加,成為贏家。 在員工的個人稅方面,假設盈餘中的三億元要分配給員工,在費用化之前,一股面額十元,共有 0.3 億股,儘管每股市價可能一百元,但依促產條例,財政部在課稅時,只能用面額十元課稅,所以員工獲配股票的綜合所得稅的稅基為三億元。 但若計入最低稅負,財政部就可排除促產條例,員工分紅配股的股票要用市價計算,高階經理人領的股票,乘上市價一百元,若超過免稅額六百萬元以上的部份,要補繳最低稅負。 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後,三億元分配股票給員工,除以市價一百元後,獲配的股票數目只有 0.03 億股,但同樣受限於促產條例,國稅局每股以十元課稅,國稅局只能課到 0.3 億元。 在集團企業部分,假設母公司讓國內外的子公司員工也可獲配母公司的股票,財政部官員表示,依照所得稅法三十八條規定,因為「非屬本業經營的支出」,不論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權比例多少,完全不能認列為母公司的費用。 因此,假設某家著名大型高科技公司在國內外中有很多子公司,母公司分配很多股票給子公司員工,則母公司不可以認列薪資費用,如果有列報者也一定會被國稅局剔除,目前這種案子很多。而且,國內子公司因為沒有實際支出,所以子公司也不可以認列薪資費用,不能從扣所得中扣除。 巫鑫表示,但子公司員工領到母公司的股票,還是要依法申報綜所稅。 工商時報 王信人/台北報導
晨星半導體 神祕的 IC 設計新星
因為尚未公開發行,競爭對手幾乎無法摸清楚晨星的營運狀況,它與聯發科產品多所重疊,正面交鋒,成為了業界緊盯不放的勁敵。 七月間,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發表 2006 年台灣十大 IC 設計公司排名。晨星半導體是榜單上的新面孔,以年營收七十二.六億元,擠進 2006 年第十名。 成立於 2002 年的晨星半導體,主攻產品是 LCD 顯示器控制晶片。最近在大陸徵才的晨星資料指出,LCD 顯示晶片全球市占率已經超過六成。化為實際數字,市場調查機構 Display Search 預估,今年全球 LCD 顯示器市場規模約 1.7 億台,等於晨星的控制晶片出貨量很可能超過 1 億顆。 晨星一直自豪的核心能力是團隊在類比(Analog)訊號處理上的基礎。以總經理楊偉毅為首的創業成員,二十年前陸續進入德州儀器任職時,就開始累積類比晶片設計技術。「這個團隊就是在其他公司工作時,就想著要創業,不斷招兵買馬,」一位業界 CEO 指出。晨星不斷找好手。交大 307 實驗室就是以研究類比 IC 著稱,晨星就有兩位員工來自 307 實驗室,一位是技術副處長蕭碩源,一位是工程師周忠昀。 2000 年後,以 LCD 相關陸續產生的 IC 應用產品,需要同時具備數位及類比技術的高手進行設計,晨星陸續訓練出的工程師團隊,可以將以往需要十餘顆晶片才能完成的功能,全部整合進單一晶片中,為客戶產品節省成本及空間。 晨星引人注目的是,它與聯發科的產品多所重疊,正面交鋒,技術能力也強。 聯發科鎖定的競爭對手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Technology, Work
Tagged baseband, Cayman Islands, 科學園區, EPS, 聯發科, 股東, GPRS, Great Cayman, GSM, Hsinchu Science Park, IC design house, IC 設計, IEK, IPO, LCD display controller, LCD TV, modem, morning star, mstarsemi, MTK, shares, stock, Taiwan, Technology, TI, 台灣, 員工分紅費用化, 基頻, 大M, 天下雜誌, 小M, 德州儀器, 手機, 新竹, 晨星半導體, 梁公偉, 楊偉毅, 中國大陸
1 Comment
單日融資餘額大減 48 億元 多殺多 IC 設計盤中逾 35 檔跌停
不久之前還是多頭指標的 IC 設計股,近期反成為「眾矢之的」,儘管台股昨(十九)日開盤時氣氛一片大好,但隨著晶豪科、偉詮電、聯陽、義隆等多檔融資逾八成的個股直摜跌停,激起市場恐慌賣壓,導致單日融資餘額大減 48.59 億元,創下自八月十七日來融資單日最大的減幅,並跌破 3800 億元大關,來到 3757 億元水準。法人指出,融資餘額快速減肥,有助於行情打底,中秋節過後反而有機會出現反彈向上的走勢。 員工分紅費用化疑慮發酵 針對台股偏弱的走勢,群益投信國際部協理陳正芳表示,次級房貸造成股市衝擊僅屬於暫時性因素,長期來說,股價仍將以企業獲利的基本面唯主要依歸,台股第三季後業績走高,有助於行情止跌回穩。 但 IC 設計類股受到員工分紅費用化疑慮,加上主力有跑貨跡象,昨日 IC 設計家族再度成為台股最弱勢指標,盤中超過三十五檔個股跌停,類股一片慘綠,包括矽統、威盛、盛群、原相、金麗科等個股股價均創下今年新低。 在外資券商喊出「毛利率三成為 IC 設計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後重要生存關卡」概念後,立刻被市場拿來作為檢驗國內 IC 設計類股業績的準繩。 獲利模範生也難敵賣壓 但若以上半年平均毛利率來看,約有二十餘家毛利在三成以上,其中聯家軍 IC 設計公司表現更為突出,包括聯發科、智原、原相、盛群、揚智、聯陽都入列,可是仍是難敵賣壓。 也有外資認為,並非所有 IC 設計股都都一定會面臨營運壓力,以聯家軍中聯發科、原相、聯詠等公司每位員工創造獲利都超過千萬元以上,產業競爭能力依舊相當看好。但此一說法,仍難以挽救相關類股持續重挫的命運。 純粹就第三季業績表現,包括偉詮電、聯發科、聯陽、聯詠、創意、瑞昱等單季營收都可望創下歷史新高,顯示營運面並無重大利空。 融資與法人持股水位偏高 惟法人指出,市場對 IC 設計類股出現多殺多氣氛,主要來自於融資水位和法人持股水位偏高。以融資成數來看,超過八成的就有晶豪科、偉詮電、聯陽和義隆,六成左右的則有迅杰、驊訊與原相。至於茂達、揚智、致新、迅杰、立錡和義隆電則是法人持股水位相對高,因此成為調節的重要對象。 以整體 IC 設計類股展望來看,第三季進入傳統旺季,儘管部分公司受消費性產品轉淡影響,九月業績可能下滑,但整體旺季表現相對往年仍將呈現成長態勢,而十月雖有中國十一長假影響,但在需求面帶動下,如茂達等預期十一月業績將持續恢復高成長動能,營運表現並不看壞。 三高個股有機會領頭反彈 法人認為,IC 設計高獲利、高股價個股如聯發科、立錡、群聯等等,短線雖受員工分紅費用化利空衝擊,不過長線來看,高獲利、高毛利個股仍具產業競爭優勢,後市將有機會領頭反彈。 …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