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與威盛集團董事長王雪紅之間愈走愈近,繼在事業上與王雪紅化敵為友,蔡明介亦參考王雪紅捉賊築防火牆的策略,將防堵被盜的企業機密被同業所用、及員工被惡意挖角。據了解,蔡明介近日已下達命令,將對聯發科前手機晶片事業部總經理袁帝文展開提告行動!
業內傳出,聯發科除了公司內部既有的 3 套防盜監視系統之外,亦取經於宏達電透過徵信社、結合公司內部監視系統捉出內鬼簡志霖的方法,近期已完成蒐證,預料在短期內,將針對在 2013 年 2 月離職的聯發科前主管袁帝文,提出違反營業秘密法的刑事告訴。
另外,亦傳出,聯發科也將師法威盛對前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林哲偉等 7 名前威盛員工展開先刑事、後民事等法律途徑,對其疑在職期間竊取機密的行為展開連環提告訴訟,以防堵前員工惡意對現任員工進行挖角行為。
聯發科發言人顧大為昨(14)日指出,袁帝文確實為公司之前的員工,但對市場傳言不予回應。
據悉,由於袁帝文在任職聯發科期間,曾任手機晶片事業部總經理要職,後來甚至升任為直屬董事長的營運策略主管,因此也是聯發科內部監視系統的主管負責人之一。
業內盛傳,袁帝文在離開聯發科之後,依其對公司監視系統的高掌握度,不時傳出袁帝文透過獵人頭公司,精準地對聯發科關鍵專案的研發人員進行挖角,也因為其不當的挖角行動讓聯發科對袁帝文展開其在職期間的品德調查。
近期傳出,聯發科已掌握住袁帝文在離職前可能的非法行為,據傳袁帝文曾透過職務之便,擬在離職前複製並帶走有關聯發科手機公板架構設計等機密文件,而聯發科近期在掌握關鍵證據後,預計在農曆年前對袁帝文提告,除了防堵擬被竊的機密落入競爭對手手上,也將可預防現任員工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接受年後到職的挖角邀約。
工商時報 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adsense]
歷史上的今天
- Happy birthday to me! - 2018
- Though today is my birthday - 2013
- 2009 生日 - 2009
- Apple 和其他各家 Mobile OS 可從 Palm webOS 學到什麼? - 2009
- Motorola swings axe at TTPCom - 2008
- 三十而立 - 2007
联发科袁帝文投奔展讯真相:MTK 与富士康同悲?
导读: 展讯经过这几年的茁壮,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 TD 智能机大爆发,现在也有足够的财力挖角了。最近传闻挖了联发科(MTK)的副总裁袁帝文,那么袁帝文为何要出走联发科投奔大陆的展讯呢?有人指出,这与当初比亚迪从富士康挖人如出一辙。
OFweek 电子工程网讯:展讯经过这几年的茁壮,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 TD 智能机大爆发,现在也有足够的财力挖角了。最近传闻挖了联发科(MTK)的副总裁,负责 MTK 整个技术规划的,看来展讯的产品,未来在他带领之下,应该会更强大,毕竟此人带领 MTK 03 到 11 年的产品,只是不晓得展讯花了多少代价,估计至少 100 万美金应该跑不掉。
业界评论:
1、蔡明介是想跟紫光结梁子?再说袁离开联发科已很久,禁业期也差不多过了。展讯和联发科竞争,袁也不是胜负手。所以没必要。
2、我觉得蔡明介是想杀鸡儆猴,避免袁帝文从 MTK 拉走一些做得不开心的员工,毕竟现在 MTK 现在员工的收入,只有 3,4 年前的 1/3 不到,如果又受到打压,那肯定有想法。
3、袁帝文当初站错队,跟了徐至强。别高估袁帝文的能力,他只是 MTK 高层内斗的牺牲品而已,其实对 MTK 没啥影响,因为 MTK 从来不是靠个人的天才发挥,而是靠大量工程师团队合作
4、应该说蔡先把袁闲置,然后袁才去展迅的。当年 Leo 从博通离开也同袁离开 MTK 一样,遭到博通追杀,甚至 FBI 都惊动了,但最后全 Settle 了。Leo 可以给 Steven 出出招,如何应对法律纠纷。
5、突然想到富士康告 BYD,已经快 10 年了,都还没结案,王传福的背景,还是有影响力的,我建议袁帝文此时应该入党。MTK 绝对会忌讳。
6、基本不可能,如果我的想法没错,MTK 的基层员工很难被某个离职高层带走,因为就算是高层,资源也很有限,很难真正笼络人心。
新聞分析 - 牆腳被挖 龍頭廠也難逃
聯發科以手機公板設計晶片對全球龍頭廠高通形成壓力,但面臨大陸政府有心扶植 IC 設計產業,過去發生的面板、LED、線上遊戲、手機、PC 產業的重金挖角風,也正吹向台灣 IC 設計產業,尤其是頂著「台灣之光」招牌的聯發科員工,更是被鎖定挖角的焦點。
據業內傳出,聯發科前手機晶片事業部總經理袁帝文,早在去年第 2 季即已到大陸晶片廠展訊任職,不過,袁帝文出現在業內的場合並不遞名片,而且展訊被紫光集團收購的程序仍在進行中,其內部人事正動盪,因此袁帝文目前在何處落腳也是業界的一個大問號。但袁帝文精準地對聯發科員工展開挖角動作,正讓聯發科高層繃緊起神經。
台灣光電產業過去曾有案例,大陸面板廠華星光電透過前奇美電高階主管陳立宜,在台灣面板業內進行大動作挖角,當時台灣面板產業正進入整併期,據傳多達 2 百餘人赴深圳華星光報到。至於 LED 產業的產值雖遠低於面板,卻也傳出大陸磊晶龍頭廠三安來台灣,針對龍頭廠晶電,挖走至少 108 條好漢。
台灣的科技人才大量出走,如今已不僅僅發生在營運辛苦的光電業,聯發科在 2013 年拿下大陸手機晶片王寶座,智慧型手機晶片全球市占率,將在今年持續向上挑戰美國高通,營運表現與全球產業實力是有目共睹,因為台灣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聯發科現在員工的薪水與福利大不如前,正面臨海外企業重金挖角的誘惑,不禁令人想起三星品牌在崛起之前,赴日本重金大挖索尼員工的這段歷史。
如何為台灣科技業守住關鍵的人才,並放寬限制、廣納國外的優秀人力資源來台,政府真的該加快一點腳步了。
工商時報 楊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