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數十年,「科技新貴」成為多年來台灣企業界薪資優渥族群的代名詞。
過去,知名科技大廠的員工多半給予外界「年薪千萬起跳」、「40 歲之前即可提早退休」、「買豪宅不必貸款」等印象。
但今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景氣不明朗、員工分紅費用化、以及大廠面臨國際競爭愈來愈激烈,以及年輕人愈來愈重視工作生活平衡等趨勢;近期科技廠徵人,面臨薪資福利可能縮水、工作壓力十足等因素,不像過去幾年那麼具吸引力。
就社會新鮮人而言,台灣一年有二、三十萬大學畢業生,近年來因產業大量外移,「畢業即失業」一直是無法解決的議題,然而國內教育體系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見得符合企業需求,使得科技廠商也經常苦於人才不足。
就資訊界有經驗的研發、管理幹部而言,近年來在科技產業競爭激烈、大者恆大的趨勢下,隨著訂單移轉而被挖角、跳槽的情況更是愈來愈普遍。
譬如,部分大廠痛失訂單,就會立即面臨部門員工流失的壓力;英業達集團因近期伺服器業務發展樂觀,就吸引了業界相關人才陸續投效,而筆記本型電腦龍頭廠廣達也有「鳳還巢」計畫,希望離職員工回到廣達任職。
經濟日報╱記者 林貞美
歷史上的今天
- GPS 大當機 晶片業者該學學品牌廠商的良心 - 2009
- 晶片凸槌!GPS 廠灰頭土臉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