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聯發科及晨星合併案還在等待大陸正式核准公文,然產業界早已祭出相對應策略,由於兩岸電視代工及品牌廠深怕聯發科合併晨星後,恐將出現一家獨大局面,自 2012 年下半起便陸續導入瑞昱、聯詠等業者電視晶片解決方案,並在 2013 年上半進入量產,使得瑞昱、聯詠在 40 吋以下數位電視晶片市佔率續增,聯發科電視晶片解決方案在大陸市佔率已不到 70%、甚至可能低於 60%。
台系 IC 通路商指出,過去聯發科及晨星拚戰全球電視晶片市場,包括兩岸電視產業鏈代工訂單,甚至是日、韓品牌大廠採購,幾乎都掌握在聯發科及晨星手中,主要係因其電視晶片解決方案最完整,晶片、軟體及韌體開發平台更具彈性,加上擁有逾千人的技術支援團隊,使得國外晶片供應商紛淡出市場,只剩下一些兩岸晶片供應商仍在硬撐。
不過,布局電視晶片產品線多年的瑞昱及聯詠,從 LCD 監視器控制晶片跨入數位電視晶片後,近期部分台系一線電視代工廠將瑞昱、聯詠電視晶片解決方案納入第二晶片來源,大陸電視品牌廠亦有意擴大與瑞昱、聯詠合作,讓瑞昱及聯詠在電視晶片產品線營運苦盡甘來。
大陸官方原認定聯發科若合併晨星,兩家業者電視晶片解決方案大陸合計市佔率將超過 70%,恐危及大陸電視產業鏈健全發展,然根據聯發科內部所搜集資料顯示,目前聯發科及晨星在大陸電視晶片實際市佔率已不到 70%,甚至可能低於 60%,凸顯其他電視晶片供應商已趁勢在大陸崛起,就算聯發科合併晨星亦不會損害大陸電視產業鏈良性發展。
晶片相關廠商指出,面對電視品牌及代工廠尋求第二電視晶片來源,聯發科並不刻意阻擋,畢竟在聯發科合併晨星後,高達 2,000 餘人的電視晶片研發團隊陣容,仍難有廠商能出其右,儘管瑞昱及聯詠因為聯發科合併晨星案而接到不少客戶新訂單,但其實對這兩家老字號台灣 IC 設計業者來說,真正的考驗才要開始。
晶片業者表示,系統級晶片市場競爭不是單純的晶粒面積大小、產品效能及成本結構,還包括更前瞻的功能設計、更創新的系統架構,以及更具差異化的成品概念,這些才是客戶最需要晶片供應商所扮演角色,聯發科及晨星在這些方面表現仍略勝一籌。
DIGITIMES 趙凱期
[adsense]
歷史上的今天
- 乞求的藝術 Beggin - 2009
- 尹啟銘:兩岸產業合作 台股奔 2 萬點 - 2008
- 聯發科搶進 30 美元以下手機市場 外商一動不如一靜 產品、市場、客戶仍有區隔性 短期殺價問題不大 - 2008
- 電路學大發現 ─ 傳說中的「憶阻器」現形 - 2008
- 時節應景笑話一則 ─ 榨汁比賽 - 2007
- Discovering OpenPGP Card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