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底即量產 3G 手機的華碩,由於掌握部分 3G 專利權(IPR),與高通(Qualcomm)一直未能就 3G 專利授權事宜達成共識,近日手機業界傳出,華碩已傾向於向高通低頭,雙方也將正式簽訂 3G 授權協議,此後華碩也可毫無後顧之憂,衝刺 3G 手機市場。
目前台灣手機廠商包括宏達電、明基、英華達、集嘉及誠實科技,均已導入高通的 3G 晶片平台,在導入平台之前也都先取得高通的 3G 專利授權,支付費用約在數百萬美元之譜,被業界稱為 3G 專利門檻費用。
量產 3G 手機近 1 年的華碩,因自行掌握部分 3G 專利,希望與高通採取交互授權的模式,但雙方一直無法達成共識。最近談判出現曙光,華碩為了積極衝刺 3G 手機市場,讓品牌與代工業務都沒有後顧之憂,終於願意低頭,將與高通正式簽訂 3G 專利授權協議。
事實上,華碩雖在 2004 年第 2 季才進入手機市場,但自投入 3G 領域已有 6 ~ 7 年,累積擁有逾 90 項技術提案被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組織接受,其中超過 30 項核心技術,有機會取得核心 IPR。
另外,根據工研院技轉中心的統計,在台灣 3G 專利權人中,華碩擁有 130 件以上,居各家廠商之冠,僅次於工研院。
手機業界高層分析,華碩雖然掌握一些 3G IPR,但是否為核心 IPR 才是關鍵,畢竟高通掌握近 2 成的核心 IPR,華碩恐無相對應的談判條件。加上華碩的 3G 手機多採自有品牌出貨或供貨給電信業者,一旦晶片業者未能提供相對的 IPR 保護,華碩必須自行處理好 IPR 的問題,以免陷入可能的侵權糾紛。
台灣手機廠商認為,華碩的 3G 手機產品線已經趨於完整,加上品牌與代工即將分家,近日又取得 Palm 3G 手機的代工訂單,此一時間點選擇與高通取得 3G 授權協議,並不令人意外。
另一方面,華碩的 3G 手機分別採用 Marvell 及易利信手機技術平台(EMP),在取得高通專利授權合約後,是否進一步採用高通的 3G 晶片平台,也值得進一步觀察。
DIGITIMES 沈勤譽/台北
歷史上的今天
- 聯發科前主管 為大陸獵菁英 - 2014
- 台灣科技業薪資 被中國追上了! - 2012
- 學術界玩不過商業效率 OLPC 何時出貨不重要了 - 2007
- Mozilla Firefox 2 - 2006
- 年輕真好 - 2002
- 台東太麻里記遊 - 1999
Pingback: Morton’s Weblog » Blog Archive » First Sunplus mMobile 3GPP Rel-8 (LTE) CR accepted in RAN2 61bis meeting
Pingback: Morton’s Weblog » Blog Archive » 關係日益緊密 華碩首度導入高通 3G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