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歐洲的 Operator 們兩年的時間,歐盟對於高額的國際漫遊費用終於失去耐心。歐盟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 委員 Viviane Reding(右圖者)是這個議題的主持人,她早在 2004 年就已經提醒 Operator 們要注意高出各自利益原則的國際漫遊費率,直到最近她向英國媒體 BBC 公開表示她已經給了這些 Operator 兩年的時間去改善,但情況仍舊,現在歐盟要主動出擊。這個行動的提案將透過 European Regulators Group (ERG) 來具體實現。但原本三月份就要召開的協調會,臨時於幾個星期前由 GSM Association 提出要延後到四月初才舉辦,媒體指出似乎是 GSMA 無法取得這些 Operator 們的共識來與歐盟談判因而決定將會議延後。屆時如果照原定提案內容成功達成協議的話,歐盟區域國家之間的漫遊電話費降幅將可高達 60%,這對歐盟境內所有的電話使用者來說都是一項大福利!有關於這項對抗電信業者,協調降低國際漫遊費用的活動之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Europe’s Information Society 的 ACTIVITIES:: International roaming tariffs 網頁。
歷史故事要從 2000 年開始說起,歐洲 3G 市場當時除了網路建設的成本之外,歐洲各國 3G 牌照共換得 1000 億美元的售價,許多行動業者光為取得牌照就已債台高築,後來更有部分業者中途退出,例如芬蘭 Sonera 電信因為資本不足,不得不損失千萬歐元的預付金,忍痛放棄已經標得的 3G 牌照。此外,歐洲行動通訊市場的語音訊務已幾近飽和,而資料服務的應用內容卻還待發展,直到 2004 年歐盟開始正視 3G 市場的問題,爾後與業者妥協,允許歐洲各國之間 3G 網路共用(漫遊協議與費率基礎也在之後陸續訂下),才大幅降低 3G 業者的網路建置成本。經過歐盟多次的放鬆限制之後,歐洲 3G 市場逐漸復甦,業者陸續開台,以英國為例,全球最大行動通訊業者 vodafone 在 2004 年 2 月推出 3G 服務,而 T-Mobile、Orange、mmO2 等 3 家業者,也陸續在 2005 年 2 月之前加入 3G 戰局。
根據日本電氣通信事業者協會(TCA)最新的統計數據,2006 年 1 月日本 2 家 WCDMA 業者 NTT DoCoMo 及 vodafone 日本的用戶數,即接近 2400 萬戶,使得日本單一國家即佔全球近半的 WCDMA 市場。然而隨著歐洲營運商 2005 年下半大力部署 WCDMA 業務,加上年末假期的促銷活動有成,目前歐洲已成為日本以外,全球 WCDMA 用戶最多的區域,以超過 2500 萬的用戶數佔有全球 51%的市場。而直到 2004 年底,歐洲 WCDMA 用戶數僅佔全球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市場成長相當可觀。經過這幾年的成長,歐洲電信營運商終於不再讓日本專美於前,而且成本也陸續回收(比例尚難估計),由於當初競標 3G 牌照的資金投入與建置成本非常高昂(當時許多人認為 3G 是繼網路 DOT COM 之後的下一場泡沫),所以營運商急於將成本回收的心態與做法是可以預期與體諒,相信歐盟也給了營運商兩年多的時間來把盈虧給 balance 一下,而 2006 年 3G 用戶數量的攀升將有助於加快營運商的投資回收,歐盟想必是也看到了這個 3G 高速成長期的分界點,所以開始針對不合理的費率採取行動(畢竟當初也給了這些 operator 不少優惠與方便呢)。
嗯,阿牧就拿這次 UK 之旅當例子吧,雖然不是跟歐盟境內的國際漫遊有絕對關係,但是跟我們從台灣出國漫遊有關,哈哈。
我的手機是三頻的 Nokia 6100,是支 2.5G 手機。去程第一站是泰國曼谷轉機,漫遊到 Orange:
我在曼谷當地有傳簡訊跟媽媽報平安,所以有筆簡訊費用存在。
接著到了英國,不愧是 3G 用戶已破 1000 萬戶的 vodafone 之主戰場與根據地,選擇可多了。下飛機後一開機就又 camp on 上 Orange 的網路:
或者是掛上 T-Mobile、vodafone UK:
既然來到歐洲 3G 網路與服務最發達的英國,自然也要看看 3G 網路的狀況,把 Nokia 6680 開機,Orange again!哈哈~
因為想看看到底有多少家 Operator 的網路可供選擇,使用手機上的手動選網功能搜尋出來的結果,2G 網路共有 4 家,3G 網路竟有 5 家 Operator(馬上就感覺台灣的 Operator 似乎太多家了):
最後回程又到曼谷轉機時,有註冊上一家當地的電信公司 DTAC 網路:
這樣大家應該可以想像這趟旅程之中,行動電話國際漫遊之多樣性了吧。就更不用說國際電信業者之間話務拆帳的合作協議,一定是加倍複雜。說真的,對電信網路了解越多,益加佩服電信網路從標準規範開始,網路端與使用者終端的實作,最後到服務應用層面與話務計費,今日能夠輕易地讓我們在國際漫遊中接通可能遠達數千公里遠的一通電話,真的用心一想,支持著不過三言兩語再平常不過的談話,這背後的努力與經營有多少。真的是很感謝也很感動。
那麼我們來看看話費吧,以下是我這次 UK Trip 回來後收到的電話帳單:
國際漫遊電話服務的計費單位與相關費用說明在中華電信網頁上都可以查到,我就不贅述,不然各位聰明的讀者從上面的帳單中去算一下大概可以知道行情。
事實上在歐洲的國際漫遊費用更加昂貴,當然他們的生活與消費水平比我們高是原因之一,但是各家 Operator 之間的協議與壟斷所形成的共犯結構(電信市場本來就封閉,有錢大家一起賺),才是歐盟內國際漫遊費率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這也才會有了這次的活動希望來降低漫遊費率。當然,身為既得利益者的電信業者絕對不會這麼輕易地退讓,代表 Operator 的 GSMA 組織已經發表一份聲明,提出他們的國際漫遊費率是基於相互支援基礎上之電信服務中的一部分,是對消費者合理的計價,由歐盟組織出面訂立漫遊規範並不是好的做法,有可能造成不可預期的後果,業者們還是希望以自由市場競爭的模式去慢慢琢磨出一個合理的費率標準。(問題是人家都已經給你們兩年的時間去算出這個值了,到現在都還是那麼貴啊。)
衷心希望這次行動能夠成功(在這個 case 中,我所認為的成功是 win-win 的局面),好讓行動電話這個繼網路之後,再次改造人類生活的便利科技更加普及與便宜。
PS:對這個消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Communications News at ZDNet UK。
歷史上的今天
- 不要怪人家要滅你,是你先動手的... - 2013
- 聯電、凌陽結盟 搶 3G 手機 IC 市場 - 2010
手機漫遊貴得嚇人?
時機歹歹,還是有兩全其美的方法
聰明的人–不過就多了解一些省費訊息而已,可以用特定系統轉接的方式達到漫遊無負擔
的目的
所以~,
要嘛就大方一點,不要在乎這一點漫遊費,直接用原門號接聽
要嘛就作聰明的省費達人,分享一下國外旅遊一定要知道的省錢方法
這裡有介紹http://www.wretch.cc/blog/global28tel/818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