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1929 年秋股市大跌時,許多人認為這只是衰退(recession),但隨著衰退時間拉長,跌幅擴大,深不見底,這場衰退後來演變為一場為期 4 年的大蕭條(depression)。
景氣循環邁入衰退期,會使消費緊縮、投資停滯,失業升高,但通常為期不會太久,近 20 年台灣 5 次的循環裡,每次衰退為期僅 12 至 15 個月,即令在石油危機年代景氣收縮期間稍長,但總未落至蕭條的地步。
相關統計顯示,近年由於全球化,已使得景氣循環期間較二戰結束之初大為縮小,這說明全球經濟要重演 30 年代大蕭條的可能性,已大為降低。
1930 年代美國由衰退而釀成蕭條,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經濟資訊不完整,當風暴一來,沒有人明白情況有多嚴重,投資大眾人人自危,莫之所從,於是在資本市場出現的恐慌,迅速擴散至金融市場、商品市場、勞動市場,終致總體經濟土崩瓦解,殘局難收。
隨著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聲請破產,全球股市狂跌,信心重挫,此情此景與 1929 年秋天有若干相似之處,惟今昔不同之處在於如今既有全球化市場調節,又有即時資訊的流通,兩者皆可以力促經濟均衡,只要投資人不過度恐慌,1929 年的大蕭條當不致重演。
工商時報 社論
—
參考資料:
- Recession? Depression? What’s the difference?
- Salon: Is this recession another Great Depression?
- Economy: Are We in a Recession or Depression?
- TIME: Stocks Say Recession, but Bonds Say Depression
歷史上的今天
- 聯發科市場研究部門 延攬前台積大將 - 2013
- 半導體市場的黑心商品 - 2008
- 大陸驚見 NAND Flash 黑心空包彈 大批已封裝顆粒卻沒晶片 三星成最大受害者 - 2008
- 獨家專訪:ADI 大中華區總裁鄭永暉澄清五個傳聞 - 2007
- 巴黎證:IC 設計族群受員工分紅費用化衝擊 調降評等至減碼 - 2007
- 如何前往倫敦的 Burberry Factory Shop ? - 2006
- 剛吃完大鼎活蝦... - 2004
Pingback: Morton’s Weblog » Blog Archive » 台灣 2009 拜年不可說的「吉祥話」